吉林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富饶的吉林省,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自1946年建校以来,吉林师范大学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将从学校历史、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探讨吉林师范大学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贡献。
一、历史沿革与红色基因
1. 历史沿革
吉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吉林大学教育学院,后经过多次变迁,于1958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为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红色基因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红色学府,吉林师范大学传承了红色基因。学校前身吉林大学教育学院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革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师生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为新中国诞生做出了贡献。如今,吉林师范大学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教育教学:培育时代新人
1. 人才培养
吉林师范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己任。学校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地理学、外语等10个学院,涵盖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多个学科专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教学质量
吉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高。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发展
1. 科研成果
吉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校设有多个省级、校级科研平台,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千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数百项,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社会服务
吉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学校还积极参与扶贫攻坚、教育帮扶等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吉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红色学府,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新的历史时期,吉林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