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东北名城长春,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自1946年建校以来,东北师范大学始终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将从学校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对东北师范大学进行简要介绍。
一、学校历史
东北师范大学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东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1950年,学校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是我国首批重点大学。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基地。
二、学科建设
东北师范大学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7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统计学等学科排名全国前列。
三、人才培养
东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以上。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四、科学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学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千余部。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东北师范大学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东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设有国际合作项目,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学校还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东北师范大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东北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2019-01-11.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2020-01-03.
[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招生简章.2019-06-01.
[4]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科研工作年报.2019-12-31.